其中的一座危橋
  □記者 任磊 實習生 宋紅勝 文圖    本報新鄉訊小河村,因河出名,全村7座常用橋梁,卻有6座標著“危橋禁行”的字樣。村民向記者打來電話求助,希望敦促有關部門儘快修橋,讓他們安全出行。
  事件|後八輪壓塌危橋
  半個月前,一輛後八輪汽車將小河村村北頭的一座危橋壓塌。
  近日,記者來到事發地。據當地村民講,兩條河流從小河村流過,一條是自西向東流經村北頭的人民勝利渠東三乾,另一條是自南向北穿過該村的東孟姜女河。兩河在村北交叉,被壓塌的橋,正是兩河交叉的位置,東孟姜女河上。
  記者在現場看到,被壓塌的橋梁部分被清除,剩餘部分躺在河中。橋西側的道路,被村民堆放的垃圾堵嚴。橋的東側,橫扯著一條繩。橋頭,“危橋禁行”四個紅色大字格外醒目。
  據目擊村民講,7月6日上午10點多,一輛自身重約20噸,滿載了鵝卵石的貨車從此經過,將橋壓塌。
  “一個月前,北邊的青龍路開始修路,不能通行,路過的車輛都繞路到俺村。”村民陳師傅告訴記者,涉事司機見橋“經不住”,沒敢過,在橋頭過了一夜,“可能是有急事吧,我們勸了他好幾次,他沒聽。三四十年的老橋,哪能經得住幾十噸的大卡車啊!”
  走訪|6座危橋上人來車往
  這樣的危橋,小河村並非只有這一個。村民反映,因為兩條河經過小河村,該村橋梁特別多,但因為年久失修,大多成了危橋。
  記者沿著人民勝利渠自西向東,再順著東孟姜女河自北向南。小河村7座橋梁,除了村中一座加固外,其他6座全部寫著“危橋”字樣。
  人民勝利渠上有兩座橋,西邊的一座,上邊標註著修橋時間是1976年。每到農忙時節,拉糧食的三輪車從橋上過,他們都會感到“膽戰心驚”。橋兩側的護欄破損嚴重,村民講,除了下地幹活的農民,很少有人從橋上經過。
  東邊的一座,被水泥墩卡出了一個約2米寬的通行道。記者停留的5分鐘時間,有3輛私家車和4輛摩托車從此經過。
  坍塌橋梁的北側100多米處,還有座小橋,橋面被黃土覆蓋,護欄僅剩兩根。遠遠看去像是一條小路,橋下卻還有水流。
  村子中間的東西路,是小河村的主幹道,通往市區的180路公交車從這裡經過。這座橋,也是“危橋”,橋體上還有裂縫。
  村子南頭的一座危橋,已經沒了護欄,橋下是烏黑髮臭的河水。
  質疑|危橋啥時候能重修
  據小河村村民講,村裡的橋大多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修建,之後很少修繕。
  “誰都明白這是危橋,但不過就無路可走。”當過村幹部的王姓村民告訴記者,他曾作為代表向相關部門反映過危橋的事,“有人說國家也撥了款,說要修橋,怎麼就沒下文了呢?”
  臨近中午,記者搭上了180路公交車。當記者問起他每天都要經過幾次的危橋時,司機陳師傅一臉無奈:“怕呀!自從我開180路,這橋就是危橋,每回經過都覺得橋在晃。可是也沒法兒呀,不走這座橋就沒路了。”
  “以前沒出過事,不給修橋,沒人說啥。現在出事了,總該修了吧?”在這座主幹道上的“危橋”橋頭修車的路師傅說。
  小河村一共約有3000口人,這些被貼“危橋”的橋,他們每天都要走。
  交通部門 |管轄兩座橋,正在申報改造
  小河村發生橋梁坍塌車輛墜落事件後,新鄉縣交通運輸局及縣相關部門對現場進行了勘察,確定為出事貨車強行通過已設置禁行標誌的危橋,致使橋梁坍塌事件發生。
  經調查,該橋位於村口生產路上,是水利部門1979年修建,全長31米,寬6米,為水利部門管養。橋塌事件發生以後,交通部門對小河村進行了調查,確定村西頭出村設有水泥墩的窄橋,以及村中主幹道經過的大橋歸屬於農村公路村道範圍。
  按照《河南省農村公路管理條例》,各層次農村公路建、管、養責任主體的劃分,朗公廟鎮政府應是責任主體,交通部門已建議鎮政府積極籌措配套資金,交通部門將積極配合申請省發改委、交通運輸廳立項,爭取儘快納入省補助資金的窄危橋改造計劃。
  水利部門|“不清楚、不瞭解”
  7月23日上午,記者聯繫了人民勝利渠管理局東三乾分局工程科科長文偉,他表示,該局只對東三幹上的橋負責。當初建橋的時候是完全可以滿足交通的,因為小河村並沒有大貨車經過,只是用於生產的農用車經過,橋完全可以承受負荷。上文所指修建於1976年的拱橋,已經於去年上報到省水利廳,要求進行維修,審批至今沒有下來。
  隨後,記者電話聯繫新鄉市水利局辦公室,工作人員表示,具體問題應該屬地管轄,讓記者撥打新鄉縣水利局電話。電話接通後,記者說明情況,一名女性工作人員說“人都不在”、“不清楚、不瞭解”,隨即掛了電話。
(原標題:一個村子7座橋,6座是危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tqcaermxoh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